留学群

目录

英语资源网:英语论文:《再别康桥》两个译文的对比研究[1]

字典 |

2012-02-13 20:59

|

推荐访问

高考

【 liuxuequn.com - 英语考试 】

2012年02月13日 09时00分,《英语资源网:英语论文:《再别康桥》两个译文的对比研究[1]》由留学群liuxuequn.com英语编辑整理.
uiet, mute.《中国文学: 现代诗歌卷》一书对此的翻译是: But I cannot sing aloud /Quietness is my farewell music.这个版本兼顾直译意译而把诗歌的内容和意境都淋漓尽致地予以表达。后两行诗的翻译,合译比Ediard译文多了一句“Knowing I am leaving”, 用作解释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反而多此一举,破坏了诗歌表达的离别的韵味。
(7)第7 节与第1节的原文几乎是一样的内容,两译本思路与前面大概一致。
四、结语
本文在德国功能翻译理论的指导下对Mr. Ediard Connynkam 和丁祖馨、拉菲尔《再别康桥》的译文从“三美论”角度进行美学功能的对比分析,得出以下的结论:
1、Ediard 的译文多采用直译的方法,保留了与原文一致的风格,达到了许渊冲提倡的“音美”和“形美”,“意美”的体现就要稍微薄弱一些。
2、丁祖馨和拉菲尔的译文多意译, 有助于读者更好的理解原诗,基本上也能让读者体会其“意美”。但是译文形式不一, 也不严格押韵,“音美”和“形美”稍微有所欠缺。
3、两种译文可谓各有所长、互为补充,在欣赏原作译文的时候,这两版本可以对照着看,这样对译品的理解可能要深刻得多。
“音”、“形”、“意”高度统一才是诗歌翻译的真谛。
参考文献:
[1]陈倩,李亦凡.从“三美”论看《清明》的两种英译本[J].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3):65-66.
[2]陈小慰.翻译功能理论的启示──对某些翻译方法的新思考[J].中国翻译,2000(4).
[3]吕俊.翻译:从文本出发——对等效翻译论的反思[J]. 上海外国语学院学报,1998(3).
[4]刘明哲.《再别康桥》两个译文再评析[J].成功,2009,(6):269.
[5]龙敏.“三美论” 观照下的《再别康桥》两译本评析[J].惠州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66-68.
[6]潘丽娜,谢灵.浅析《再别康桥》的三美特色[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2):76-77.
[7]王西强.浅议许渊冲古诗英译”三美论”在翻译实践中的得失[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2,13(3):328- 333.
[8]杨晓骏.“英文诗歌的押韵分析[J].中国教育技术备.2006,(21):52-53.

  想了解更多英语考试网的资讯,请访问: 英语考试

本文来源:https://english.liuxuequn.com/e/319330.html
延伸阅读
如今的英语四级考试成绩已经不在于“过”与“不过”,而是更着重于分数的高低,所以还请广大考生注意复习和练习口语啦!因为考试通过的考生会有各口语测试也是考试中的一栏。英语四级425分算
2019-01-07
我们可以自问一下,大学生的英语水平提高是快了还是慢了?大学英语发展是快了还是慢了?下面就来看看复旦大学教授怎么说吧?想知道更多资讯,请关注网站吧!大学英语四、六级可转向社会化水平考
2019-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