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02月13日 09时00分,《英语资源网:英语论文:《再别康桥》两个译文的对比研究[1]》由留学群liuxuequn.com英语编辑整理.
摘要:《再别康桥》是现代诗人徐志摩脍炙人口的诗篇,是新月派诗歌的代表作品。本文试图以德国功能翻译理论为导向, 对Mr. Ediard Connynkam 和丁祖馨、拉菲尔的《再别康桥》两译本从“三美论”的角度进行评析, 旨在洞察不同的译者对原诗不同的解读, 考察译者的翻译风格。
关键词:德国翻译理论;三美论;直译;意译
一、引言
《再别康桥》这首宛如优雅动听轻音乐般的抒情诗是徐志摩最脍炙人口的诗篇,对国内外文学界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在这首诗中,作者将自己的生活体验化作缕缕情思,融汇在所抒写的康桥美丽的景色里。
当然这一文化活动离不开翻译。论文论文参考网如Mr. Ediard Connynkam和丁祖馨、拉菲尔就曾将这首诗先后译成英语。本文在德国功能学派理论的指导下,运用大量的实例从“三美论”角度对比分析《再别康桥》的两种译文,洞察不同的译者对原文不同的解读。
二、关于德国功能翻译理论
凯瑟林娜•赖斯和汉斯•弗米尔是德国功能学派的两位代表人物。凯瑟林娜•赖斯认为理想的目的语文本应该是译文的目的在概念内容、语言形式和交际功能上同源语文本是等同的。赖斯提出了三步骤的源语文本分析过程。第一步确定源语文本的类型。第二步确定原文的文本变体。第三步分析源语文本的风格。赖斯指出,表达型文本强调语言的形式和美学功用,在翻译表达型文本时,原文的美学和艺术形式应在译文中保留。操作型文本的译文应具有和原文相同的效果。
从赖斯的文本类型及翻译策略角度来看,《再别康桥》这首诗歌属于表达型文本,所以译者翻译的目的是向读者传递原作者的情感和原文语言的美学功能,下面本文将在“三美论”的指导下分析《再别康桥》两译文的美学功能,从整体上把握两译文如何表达《再别康桥》的情感。
三、译文语言美学功能的详细比较
《再别康桥》作为一首不朽的诗歌,其语言美学的品鉴可以从形美(指译诗诗行整齐,或长短不齐)、音美(指译诗押韵,且音有轻重,相间如原诗之平仄)和意美(指译诗传递原诗的神韵)的角度展开。
1.音美的比较。
诗歌是具有很强的音乐艺术性,节奏和韵律要求特别严格。中文诗歌的平仄感反映在译文中应该是译诗具有抑扬顿挫之节奏美感和押韵。下面主要从“押韵”的角度来分析两种译文。
本诗每节2、4行押韵。诗歌前4节每节中第2行的韵脚是平声韵(level tonal rhyme):“来、娘、摇、虹”,每节的节末韵脚是仄声韵(Ze tonal rhyme):“彩、漾、草、梦”,前4节读起来先扬后抑、再扬再抑,声调循环反复。诗歌后3节整体上声调也是先扬后抑。全诗抑扬顿挫分明,声调回环往复,形成一种余音回荡、婉转悠扬的旋律美。
2.形美的比较。
形美即诗的形式上要保持美感,主要涉及“长短”和“对称”的问题。
Ediard 的译文与原诗的结构大致相同,比如,“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译为“Quietly I leave/ Just as I quietly came/I quietly wave/ Saying goodbye to the bright clouds of the Western sky.”为了准确传递原作的形式美,译者使用倒装语序达到这样的效果,而且读起来琅琅上口。
丁祖馨和拉菲尔的合译也为7节,但除前两节为4行外, 其余5、6、7句不等,没能够展现徐志摩原作的严谨划一的行文风格,所以诗歌这种具有悠久历史和独特形式的文学艺术的美感也未完全被传达出来。
3.意美的比较。
所谓意美就是在翻译古诗中,不能错译,漏译,多译,要传递诗的神韵。吕俊教授在阐释许渊冲的意美原则时写道:(1)忠实地再现原诗的物镜;(2) 保持与原诗相同的情境;(3) 深刻反映原诗的意境;(4)使译文读者与原文读者相同的象境。
(1)第1节。Ediard严格遵照原文字词:第1行和第3行译为Quietly I leave, I quietly wave.对应原文的“轻轻地我走了,我轻轻地招手”。读来朗朗上口。而合译的3、4 句的顺序与原文相反, 且译文长度也比原文长,没有表现出原文的形式美。“轻轻地”一词,两译本分别译为quietly, 和softly, gently。笔者更欣赏